近年来,我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创新 '实用、能用、管用、好用“'四用“工作法,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水平,推动文明实践建设提质扩面、提档升级。
一、'实用“重基层,谋划文明实践思路
接准'天线“,传播政策理论。坚持以'党的创新理论“为主线,把理论阐述转化为本土案例,用方言土语、白话口语普及政策。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系列活动,组织百姓宣讲团巡回宣讲,用讲故事、拉家常等生动方式传播党的'好声音“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鲜活化、具体化。
善联'地线“,突出群众导向。创新'群众点单、基层下单、联络派单、服务接单“模式,将'菜单式“文明实践搬到田间地头、车间、小广场等场所,根据群众劳作实际送'菜“上门,让群众'听得进、记得住、有触动、见效果“。
用好'网线“,拓展服务项目。打造'文明实践+“模式,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到基层党建、乡村振兴、社会治理等领域,不断扩充志愿者队伍,丰富志愿服务项目,实现文明实践向'大街小巷“延伸、向'大事小情“拓展。
二、'能用“保基本,完善文明实践网络
硬件上抓阵地建设。按照扩展功能、提升效能的要求,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所32站,每个场所不少于3处功能室,具备理论宣讲、教育服务、文化活动等功能,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。
服务上抓特色活动。将新理论、决策部署转化为与群众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小话题,打造'理响入心>红色传承“'文明之光>联动你我“'齐风韶韵>舞动村居“三大特色志愿服务品牌,结合热点精选主题传达新思想、新理论。今年以来,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次,形成了'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主题、节节有庆典“的工作格局。
队伍上抓骨干人才。组建101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,定期开展文明实践工作培训会,每支队伍培养3-5名骨干人才参与上级志愿服务培训交流活动,结合党建部门'深入一线强党建“系列课程,提升志愿者政策理论素养。鼓励乡贤能人、道德模范、文明家庭等参与志愿服务工作,常态化了解群众需求,及时提供关爱帮扶。
三、'管用“优结构,提升文明实践效能
创新服务方式。将文明实践活动与文化惠民资源相结合,以元旦、端午节等节日为契机,充分挖掘民俗文化,深入开展'千场演出进乡村“等送文化下基层文艺活动。截至目前,累计放映...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