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《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要求'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“,并作出全面部署,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要求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。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,认真落实省委'四强“行动决策部署和省委'1246“工作思路,全力打造'四区一高地一家园“,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动能。
一、聚焦'一条主线“,把稳高质量发展正确方向
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指出,要'加快改造传统产业,培育新兴产业,加大改革攻坚力度,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“。省委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,为县域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、谋划了路径。我市坚持以'发展新质生产力“为主线,聚焦'工业强市“战略不动摇,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,培育壮大现代化工和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,着力推动石油化工、煤化工、精细化工融合发展,锻造石油化工、煤化工、精细化工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四个百亿级产业链,聚力打造全国现代化工和新能源产业耦合发展示范基地。
二、激活'两大引擎“,培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动能
坚持招商引资与企业培育'双轮驱动“,加快外部资本与项目的有效注入,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。
(一)大视野引领招商引资。深入开展'引大引强引头部“行动,动态完善'四图五清单“,聚焦三个'500强“、上市公司和领军企业精准招商,推行'行政链长+链主企业“机制,优化组建石油化工及天然气深加工、煤化工、精细化工、巨化集团驻点招商等8个工作组,强化节会招商、以商招商,不断提升招商质效。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挂、部门包抓、跟踪督办工作机制,围绕龙头型项目,组建工作专班持续跟踪服务,以'全链条服务“让项目建设全程无忧。
(二)大格局培育壮大企业。以强科技行动为引领,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,全面落实科技奖补政策,探索建立化工产业中试基地,鼓励骨干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,开展核心技术攻关,打造技术研发、技术转移、产业化示范等成果转化平台。鼓励龙头企业并购传统企业,支持企业引入先进生产管理经验,加快设备更新、技术改造,推进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建立工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,支持企业'小升规、规转股、股上市“,统筹实施小微企业'育苗“、中小企业'壮干“、骨干企业'灯塔“计划,努力形成大...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